1940 年生于上海,祖籍江苏苏州。号豆庐、近墨者、味闲,别署百乐斋、味闲草堂、三百芙蓉斋。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名誉院长、西泠印社副社长。擅书法、国画、篆刻、美术理论及书画印鉴赏。作品被大英博物馆等国内外博物馆、艺术馆收藏。连续八届担任海峡两岸中青年篆刻大赛总顾问。
萧春源,号珍泰斋,字彼德,1952年生,广东中山人。现为西泠印社社员、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、澳门文化咨询委员会委员、澳门书法篆刻协会会长、濠江印社社长、颐园书画会常务副会长、澳门美术协会学术顾问。
著有:《珍秦斋藏古玺印精品集》《珍秦斋古印展》《珍秦斋藏古玺印-战国篇》《珍秦斋藏古玺印-秦印篇》《珍秦斋藏古玺印-汉魏晋唐宋元篇》《珍秦斋藏金-秦铜器篇》《珍秦斋藏金-吴越三晋篇》《珍秦琳琅》。
1954 年出生于台湾嘉义朴子。毕业于台湾艺专雕塑科。师事梁乃予、李猷,从台静农、王壮为、曾绍杰谈艺。1982 年与林淑女筹办创立印证小集(今台湾印社)。1985 年获中山文艺创作奖(篆刻类)。历任台湾美展、全国美展等评审。现任台湾印社社长、西泠印社社员。曾于台湾美术馆、台湾省立美术馆、台北市立美术馆等举办个展。
杨永久,1957 年生于上海,以盘山斋、修远草堂其居,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中文书法专业,书法初师于童衍方、刘小晴老师,篆刻师从韩天衡先生。擅书工画,尤能篆刻,书法初学篆隶,后研晋唐之法,从尚碑帖兼融,笔力为骨的理念;篆刻先宗秦汉,后涉明清流派,再攻古玺。艺术创作,不拘陈法,博采众长,广学多家,知巧守拙,从尚古拙浑厚、质朴率真的理念。尤其注重对每件作品的线形、线质、线性的表现与研究。书学思想,碑帖并融。
习艺四十年来,作品多次入展全国及西泠印社大展,曾获得全国第二届兰亭奖。作品被全国多家博物馆、艺术馆收藏,现为西泠印社社员,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,上海书画院画师,海上印社社员,上海中国书法院篆刻研究会研究员。
籍贯山东,1960 年生于福州。现为西泠印社社员、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、福建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,国家一级美术师。师事金石书画家潘主兰先生,署“小素心斋主人”,别署“卜堂”。书法、篆刻作品为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、中国篆刻艺术馆、中国文字博物馆、西泠印社、福建博物院、福建省美术馆、中国艺术研究院、中国美术馆收藏,被中国书法家协会评为“德艺双馨”会员。
魏杰,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,国家一级美术师。中国书协篆刻专业委员会委员、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艺术院研究员、中国文促会书法篆刻院艺委会委员、西泠印社社员、终南印社社长。
岐岖,山西临猗人,1962 年生于古都西安。师从赵熊、傅嘉仪、钟明善、李成海。现为西泠印社社员,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,陕西省书协篆刻委员会主任,终南印社常务副社长, 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、西安唐含光门城墙遗址博物馆艺术总监,半坡印社名誉社长,蓝溪书院名誉院长。
张索,原名纯凡,号石头记者,别署蛛砚斋、秦汉十张印馆、百扇楼等。现为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法系主任、教授、硕士生导师,中国书协理事,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,上海市文联委员,西泠印社理事,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研究员,温州大学兼职教授,温州市文史研究馆馆员等。
1964 年生,福建霞浦人。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,福建省书法家协会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,国家一级美术师。
福建省篆刻学会副会长,中国寿山石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,福建省画院特聘画师,福建省政协委员。
桑建华,1964年生,浙江杭州人。师从余正先生。现为一级美术师,西泠印社理事,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研究员,浙江省书法家协会理事、篆刻创作委员会副主任,浙江省社科联·浙派篆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。
1966 年出生于福州闽侯,师从韩天衡先生。福建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院长、教授。西泠印社社员,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,中国寿山石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,福建省篆刻学会副会长、福建省寿山石文化艺术研究会副会长等。连续七届担任“海峡两岸篆刻大赛”评委,福建省政府“百花文艺奖”书法组评委、福建省篆刻展评委等。
邵佩英,男,1962年7月生,天津汉沽人。中国书法家协会篆书委员会委员,天津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、篆书委员会主任,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,中国文字博物馆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,中华诗词学会会员,北大方正“中华精品字库工程”专家评审小组成员,一级美术师职称。师从孙伯翔、韩天衡。